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三明市沙溪河梯级水电站船闸通航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8:08:41  浏览:811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三明市沙溪河梯级水电站船闸通航管理办法

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


明政文〔2003〕124号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沙溪河梯级水电站船闸通航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三明市沙溪河梯级水电站船闸通航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9月23日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附件一:三明市沙溪河梯级水电站船闸通航管理办法
二○○三年十月十日

 

 

附件一:
三明市沙溪河梯级水电站船闸通航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沙溪河官蟹、高砂、沙县城关、斑竹水电站船闸(以下简称船闸)的运行管理和养护,保障沙溪河航道畅通,确保船闸运行安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及沙溪河梯级船闸的作用,更好地为过闸船舶、排筏和水运事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交通部《船闸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沙溪河梯级船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范围为沙溪河官蟹船闸、高砂船闸、沙县城关船闸、斑竹船闸。
第三条 船闸的通航管理区域是指:船闸本体,上、下游停泊区、引航道,以及上、下游船舶排筏停泊区之间的水域。
第四条 水电站船闸建设应按批准的规模、内容、工期进行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及时进行工程交工验收投入使用。
梯级船闸运行调度管理必须确立为航运服务的宗旨,做到科学管理、合理调度、规范使用、定期保养、计划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船闸的通航能力,为过闸船舶及排筏提供安全、及时、方便的通航条件。
第五条 船闸及其附属设施、船闸通航管理区域的土地、水域和通航设施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或毁坏。
第六条 船舶、排筏实行免费过闸,但国家或有关部门另有规定除外。船闸运行管理维修费用纳入水电公司生产成本。
第七条 各级交通部门是船闸通航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船闸的运行管理由相应的水电公司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船闸管理及职责

第八条 官蟹航运枢纽有限公司、高砂水电有限公司、沙县城关水电有限公司、斑竹水电有限公司分别对各自的水电站船闸实行统一运行管理和养护,并成立运行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主要职责是:
1、负责拟定船闸运行规程、操作规程及船闸运行管理的有关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船闸各项业务管理和保养维修工作。
3、负责船舶、排筏过闸的组织管理,包括登记、编组(队)、调度指挥,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及应急预案。
4、负责编制船闸年度运行计划每年初报辖区内的县(市、区)交通部门,由市交通部门汇总后会同市经贸委审批和调度,并由辖区内县交通部门监督、检查。调度方案报市防汛办备案。
5、负责定期检查、观测船闸运行技术工况和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确保安全运行。
6、负责船闸维修工程的检查及验收工作。
7、负责船闸通航管理区域内的航道养护以及助航标志、安全标志的设置和养护管理,确保船闸通航管理区域内的航道、航标达到国家五级航道标准。
8、负责按期向上级机关报送各种统计报表、年度总结报告。
第九条 船闸管理及运行人员应经培训后上岗,应熟悉船闸运行技术工况、闸阀门和机电基本构造性能及运转情况,熟悉常过往船舶类型、尺寸、吨位及航行规律,掌握船闸和过往船舶之间的联系信号,应严格遵守船闸运行规程、操作规程及其它有关规定。
第十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交通部门是船闸通航管理行业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领导和监督检查船闸运行管理工作。
(2)负责督促、检查本办法各项规定的落实工作。
(3)参与船闸修理工程的检查验收。
(4)负责船闸管理区的航道行政管理工作。
(5)审批船闸停航、开航的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交通部门设置的海事机构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督机构,其职责是:
(1)负责船闸管理区的水域安全监督工作。
(2)发布船闸停航、开航通告。

第三章 船闸运用

第十一条 船闸通航时间暂定为每天08:00时至18:00时,具体时间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由市交通部门确定发布。船舶、排筏每满一闸过一次,每日上下行最少过四个闸次。未满一闸的,50载重吨以上的船舶候闸时间最多不超过2个半小时。船闸运行部门应做好船闸运行的记录。
第十二条 船舶过闸一般按到停泊区先后次序安排。对客班船、集装箱船、紧急军事运输船、防汛抢险船、救护救灾船、航道航标工程船、海事艇、鲜活货船及重点紧急物资运输船应优先安排过闸。装载危险品的船舶要在指定泊位停泊,并事先向船闸运行部门和海事机构提出申请单独安排过闸。
第十三条 船闸运行部门应在水电站坝址上、下游合适的位置设置船舶、排筏停泊区,供海事艇、航标艇停靠和过闸前的船舶、排筏到港登记、待候编组(队)时停靠。上、下游引航道内的靠船墩、导航墩仅限于已编好队、接到调度通知、准备过闸的船舶临时停靠,其他排筏、船舶未经管理单位同意不得停靠。
第十四条 沙溪河梯级船闸通过的最大船队为一顶二驳300吨级标准船队,其尺寸为87m×9.2m×1.3m(总长×型宽×设计吃水深);300吨分节驳船尺寸为42m×9.2m×1.3m(总长×型宽×设计吃水深)。木排采用拖轮顶推(或拖带),最大排型为87m×10.5 m×1.0 m。
运行期间可根据沙溪河现有的通航船型、排型进行分类编组(队),做到充分利用闸室有效停泊面积,合理调配运行。
第十五条 根据沙溪河梯级船闸及现有过河桥梁通航净空的实际情况,航行在沙溪河五级航道的船舶、排筏实际吃水线以上建筑、设施的高度不得超过5.0 m。
第十六条 超过船型尺寸的船舶确需过闸,要事先向船闸运行部门和交通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过闸条件后方能过闸,但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船舶安全过闸及船闸安全运行。
第十七条 沙溪河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洪水重现期为2年一遇水位,来水在没有超过设计通航流量条件下,各水电站运行应保证上下游的最高、最低通航水位(沙溪河梯级船闸通航水位表见附件,下同)。
第十八条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者,沙溪河梯级船闸暂停通航,船闸运行部门要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报告:
1、因防洪、泄洪、抗旱需要达不到船闸运用条件的;
2、七级以上大风或能见度在30 m以内的大雾;
3、收到强烈地震预报,可能危及建筑物安全;
4、船闸故障或发生交通事故,危及通航安全的;
5、洪水超过二年一遇的流量,或洪水位超过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或枯水位低于最低通航水位,或水级差大于设计允许范围的;
6、因水电站维修、库区维护需要,水库水位须降至最低通航水位以下时;
7、特大暴雨;
8、其它特殊情况。
第十九条 在防洪期间,船闸不参与泄洪,但船闸的防汛管理要服从防汛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并做好船闸防洪安全及设备保护等工作。

第四章 过闸程序

第二十条 上、下游来往船舶须先向船闸运行值班调度人员报告靠泊信息,并在指定的停泊区位停靠,不得自行混合停泊。船闸运行值班室应设置值班电话,并向社会公布,方便过闸联系。
第二十一条 过闸的船舶停靠就位后(排筏编组后),应持船舶、船员(包括排工)有效证书及有关证件到交通部门设置的签证点办理过闸签证,然后到船闸运行值班调度点办理过闸登记手续,等候排队过闸。
第二十二条 船舶、排筏编组(队)结束后,要听从调度人员指挥,接到指令后,按序慢速驶向引航道;待中控室发出进闸信号(显示绿灯)后按序进闸,严禁抢挡追越和齐头并进;船舶进闸后应停泊在闸室内上下游停泊警戒线以内并按指定的泊位有序停靠,并及时系好缆绳,严禁抢泊位停靠;待中控室发出出闸信号(显示绿灯)后,方可解缆出闸,在未发出出闸信号(显示红灯)严禁船舶解缆行驶。
第二十三条 船舶、排筏出闸后,不得堵塞闸口和引航道,禁止在引航道内滞留和抛锚。

第五章 船闸通航安全管理

第二十四条 当枢纽下泄流量超过二年一遇(各梯级在试运行期间应进一步核定相应的流量及水位),船闸停止运行,候闸船舶应驶向指定的停泊区停靠,停泊区内的船舶船员必须严格检查系缆,船中必须有人值守,防止船舶漂流,确保大坝安全。
当船舶在泄洪期过闸时,通航管理区域坝址上游的船舶必须注意安全,严禁驶入泄洪主洪区。泄洪期原则上不允许排筏过闸。
水电站泄洪或加大、减小下泄流量前应派员对通航管理区进行巡视,设法通知通航管理区内的船舶,并按规定提前拉响警报。
第二十五条 凡过闸的船舶、排筏都应严格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接受海事机构的检查。船舶、排筏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进入船闸:
1、船舶无证和不适航的;
2、未按规定配足持有效适任证书技术船员的;
3、机械有故障尚未排除,影响通航安全的;
4、船舶严重漏水的;
5、超载、超宽(货物伸出舷外不得超过0.5米)、超高或其他超过船闸设计限制标准的;
6、排筏不符合拖带(顶推)安全要求的。
第二十六条 船舶、排筏过闸时要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按照先出闸后进闸的原则,以安全航速行驶,过闸过程中船员、排工要始终坚守岗位,密切注视闸室水位涨落和系缆情况;
2、进入闸室后,严禁在甲板或排筏上生火、燃放鞭炮、敲凿或进行其他可能引起火花的作业;
3、严禁在引航道和闸室内倾倒垃圾、粪便、排放污油、污水、抛弃砂石、泥土和其他杂物;
4、不准在闸室内上下任何人员或装卸货物,不准在闸墙爬梯上系缆和闸室内抛锚;
5、严禁在闸墙上涂写或钩捣闸门;
6、携带危险品货物的船舶,必须具有安全防护措施,按规定设置明显标志,在指定的停泊位置停靠。
7、过闸排筏上的排工必须穿着救生衣。
第二十七条 在船闸通航管理区域内严禁采挖和装卸砂石、泥土、捕鱼、炸鱼、设置渔网及其他碍航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船闸运行部门审核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在船闸通航管理区域内建码头、桥梁、渡口、栈桥、抽排水站,不得架设电线、铺设水下电缆、管道。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移动、破坏助航标志和安全标志。发现助航和安全标志移动、损坏、灯光熄灭,应及时报告交通主管部门与船闸运行部门。
第二十九条 船闸必须按规定配备消防、救生器材、抢险工具和所需物资。对船闸所有建筑物、闸阀门、机电设备、助航及通讯等专用设施,必须认真保护。对关系枢纽工程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部位,船闸运行部门要设置明显标志和装置。
第三十条 船舶、排筏在船闸通航管理区水域内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并尽快报告交通主管部门及海事机构。

第六章 船闸保养与检修

第三十一条 船闸建筑物及其设备要经常进行保养、维修,保持良好的技术工况,各水电站应配备专业维修人员,建立健全保养维修制度,建立完整的保养、维修、观测技术资料,在保养维修的安排上应尽量减少对通航的影响。
第三十二条 船闸进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定期保养分为一级和二级保养,保养期间原则上不停航。
例行保养:是对机房、操作室、机械、电器等进行清洁、润滑工作。
一级保养:是指在经常性保养的基础上,每月保养一次,着重对机电系统、充泄水系统进行检查、擦洗、紧固等工作,为期1-3天。
二级保养:是指在一级保养的基础上,每季度进行一次,着重对运转部件、机电设备、充泄水闸阀进行详细检查和拆检,更换易损零部件及排除设备故障,为期3-5天。
定期保养时间应报告交通主管部门,并由海事机构通知所有船舶、排筏单位和船员。
第三十三条 船闸应进行定期岁修、大修和抢修。
岁修:是指船闸每年一次进行局部区段的检修,停航期一般不超过20天。进行岁修时,可以不安排本月的一级保养和本季的二级保养。
大修:是指船闸停航抽水全面进行检修,每周期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具体时间由运行管理部门根据船闸运行情况确定。大修停航期一般不超过35天。
抢修:是指船闸突然发生异变或损坏,影响正常通航而进行的应急修理,各梯级水电厂、船闸运行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
第三十四条 沙溪河梯级船闸应尽可能在同一时间安排岁修和大修,船闸的岁修、大修时间应尽可能安排在运输淡季或枯水位期进行。船闸运行部门要提前一个月向交通主管部门申报船闸进行岁修或大修临时停航的报告,经市交通主管部门核准后,由海事机构发布航行通告。因其他原因修理或事故停航的,应及时报交通主管部门,经核准后,由海事机构发布航行通告。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五条 对有下列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由有关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1、保护船闸设施,防止事故发生的。
2、检举揭发盗窃、破坏船闸设备行为的。
3、认真管理、养护船闸成绩突出的。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导致船闸停止通航的过错方,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船闸运行及管理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玩忽职守、有严重失职行为的,有关主管部门应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对故意制造事端、阻挠船闸工作人员正常执行任务或破坏船闸通航管理区域设施,盗窃船闸设备、物料,应当受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涉及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交通行政执法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 市经贸部门负责船闸通航的有关协调工作。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

沙溪河梯级船闸通航水位表

项目名称 正常蓄水位 下游最低通航水位(米) 下游最高通航水位(米) 上游最低通航水位(米) 上游最高通航水位(米) 二年一遇相应流量(立方米/秒)
官蟹船闸 91.5 86 93.70 91.50 94.02 3850
高砂船闸 103 91.5 96.65 102 103 3850
沙县城关船闸 115.5 102 110.24 114.2 115.5 3660
斑竹船闸 125.5 114.2 122.70 123.5 125.5 3560


关闭窗口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投资不到位有关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投资不到位有关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
为正确执行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现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投资不到位有关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问题明确如下: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投资不到位是指:在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或投资合同明确的出资期限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无合法理由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其注册资本部分的出资义务。
二、外国投资者投资不到位的外商投资企业,凡已被有关部门依法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资格的,对以该外商投资企业名义实际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不适用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收法律、法规确定纳税义务;而应按照内资企业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对外国投资者投资不到位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有关部门取消其外商投资企业资格之前,可暂按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对其中外国投资者已投入的资本金未达到企业投资各方已到位资本金25%的外商投资企业,不予享受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所
得税税收优惠待遇。
四、对外国投资者投资不到位但尚未被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在以后年度补投资金到位或投入的资本金达到企业投资各方已到位资本金25%的,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可从该年度起享受税法规定的减低税率优惠以及自企业获利年度起计算的定期减免
税期的剩余年限优惠,不得追补享受该年度以前经营期间相应的税收优惠。
五、各地在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1998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严格按本通知执行。对1998年度以前的情况,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时效内,按照本通知的规定追溯执行。



1999年4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引渡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韩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引渡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以下简称“双方”),
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缔结引渡条约,更为有效地促进两国在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的合作,
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引渡义务
任何一方有义务根据本条约的规定,应另一方请求,相互引渡在其境内发现的被另一方通缉的人员,以便就可引渡的犯罪进行追诉、审判或者执行刑罚。
第二条 可引渡的犯罪
一、在本条约中,可引渡的犯罪是指在提出请求时,根据双方法律可处以至少一年有期徒刑或者更重刑罚的犯罪。
二、如果引渡请求所针对的人员已被请求方法院就可引渡的犯罪判处有期徒刑,则只有在提出请求时,尚未服完的刑期至少为六个月的情况下,才应准予引渡。
三、为本条的目的,在决定某一犯罪是否构成违反双方法律的犯罪时:
(一)不应考虑双方法律是否将构成该犯罪的行为列入同一犯罪种类,或者是否对该罪行规定同一罪名;
(二)应对被请求引渡人受到指控的行为作整体考虑,而不论根据双方法律该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否存在差别。
四、如果引渡请求系针对违反有关赋税、关税、外汇管制或者其他税务事项的法律的犯罪,被请求国不得以其法律没有规定同类的赋税或者关税,或者没有规定与请求国法律同样的赋税、关税或者外汇管制条款为理由拒绝引渡。
五、如果引渡请求涉及若干犯罪,每项犯罪根据双方法律均应受到处罚,但其中某些犯罪不符合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规定的条件,只要该人因犯有至少一项可引渡的罪行将被引渡,则也可就这些犯罪准予引渡。
第三条 应当拒绝引渡的理由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根据本条约不应当准予引渡:
一、被请求方认为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是政治犯罪。政治犯罪不应包括谋杀、或者企图谋杀或者是伤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者其家庭成员;
二、被请求引渡人已在被请求方境内因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受到审判并被判定有罪或者无罪;
三、根据任何一方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因包括时效在内的各种原因,被免予追诉或者执行刑罚;
四、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为军事犯罪,并不构成普通犯罪;
五、被请求方有充分理由认为,请求引渡的目的是基于被请求引渡人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或者政治见解等原因而对该人予以追诉或者处罚,或者该人的地位将会因为上述任何原因受到损害。
第四条 可以拒绝引渡的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本条约可以拒绝引渡:
一、被请求方主管机关已决定不对被请求引渡人就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提起诉讼,或者已经决定终止诉讼;
二、被请求方正在对被请求引渡人就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进行追诉;
三、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发生在请求方领土外,而被请求方法律在类似情形下没有对这种犯罪规定管辖权;
四、根据被请求方法律,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被认为全部或者部分发生在该方境内。被请求方如果基于此种理由拒绝引渡,则须应对方的请求,将案件提交其主管机关,以便就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采取适当措施;
五、被请求方在考虑罪行的严重性和请求方利益的同时,认为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个人原因,引渡不符合人道主义考虑。
第五条 国民的引渡
一、双方有权拒绝引渡其本国国民。
二、如果根据本条第一款不准予引渡,被请求方应根据请求方的请求,将案件提交其主管机关,以便在其本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予以追诉。为此,请求方应向被请求方提交与案件有关的文件和证据。
第六条 联系途径
为本条约的目的,双方应当通过外交途径相互联系,但本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 引渡请求和所需文件
一、引渡请求应当以书面方式通过外交途径提出,并包括或者附有下列材料:
(一)请求机关的名称;
(二)足以确定被请求引渡人身份、国籍以及可能时该人所在地点的文件;
(三)案件事实的说明;
(四)关于所犯罪行的罪名以及处罚的法律的说明;
(五)关于追诉罪行或者执行刑罚之时效的法律的说明。
二、如果引渡请求针对尚未被判定有罪的人员,则应当附有由请求方法官或者其他主管机关签发的逮捕证的副本。
三、如果引渡请求针对已被判刑的人员,则应当附有下列材料:
(一)请求方法院作出的终局判决的副本;
(二)必要时,已经执行刑期的说明。
四、为支持引渡请求而提供的所有文件应经证明无误,并附有被请求方文字或者英文的译文。
五、为本条约的目的,下列文件应属已证明无误:
(一)该文件已由请求方的法官或者其他官员签署或者证明;
(二)该文件已由请求方主管机关正式盖章。
第八条 补充材料
一、如果被请求方认为,为支持引渡请求所提供的材料不足以使其根据本条约准予引渡,该方可以要求在四十五天内提供补充材料。如果请求方提出合理要求,这一期限可以延长十五天。
二、如果被请求引渡人已被逮捕,而且被请求方在本条第一款所指的期限内,没有收到其所要求的补充材料,则可以释放该人。此种释放不应妨碍请求方重新提出引渡该人的请求。
三、如果已经根据本条第二款释放被请求引渡人,被请求方应当尽快通知请求方。
第九条 临时羁押
一、在紧急情况下,一方可以请求另一方在收到引渡请求前临时羁押被请求引渡人。此种请求应当以书面方式通过外交途径提出,或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和大韩民国法务部之间提出。
二、临时羁押请求应当尽量包括本条约第七条第一款所列内容,还需说明已经备有该条第二款或者第三款所列文件,并即将提出正式引渡请求。
三、一经收到此种请求,被请求方如果同意该请求,则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以便羁押被请求引渡人。
四、被请求方应当将对此种请求的处理结果,尽快通知请求方。
五、如果在羁押被请求引渡人后的三十天内,被请求方主管机关没有收到正式引渡请求,则应当解除临时羁押。如果请求方提出合理要求,这一期限可以延长十五天。
六、如果被请求方随后收到了正式引渡请求,根据本条第五款解除临时羁押,不应妨碍对被请求引渡人的引渡。
第十条 数个引渡请求
一、被请求方如果收到两个或者更多国家针对同一人的相同或者不同犯罪提出的引渡请求,有权自主决定将该人引渡给哪一国,并应当将决定通知这些国家。
二、在决定将该人引渡给哪一国时,被请求方应当考虑所有有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因素:
(一)请求是否系根据条约提出;
(二)被请求引渡人的国籍和经常居住地;
(三)各项犯罪实施的时间和地点;
(四)罪行的严重性;
(五)提出请求的日期。
第十一条 对于引渡请求的决定
一、被请求方应当根据本国法律规定的程序处理引渡请求,并且迅速将决定通过外交途径通知请求方。
二、如果被请求方全部或者部分拒绝引渡请求,应当向请求方说明拒绝理由。
第十二条 移交
一、如果被请求方同意引渡,则应当在双方同意的被请求方境内的地点,将被请求引渡人移交给请求方的适当机关。同时,被请求方应当将被引渡人在移交前已被羁押的时间通知请求方。
二、请求方应当在被请求方指定的合理期限内,将该人带离被请求方领土;如果该人在上述期限内未被带离,被请求方可以释放该人,并且可以拒绝就同一犯罪引渡该人。
三、如果一方由于不可控制的原因不能移交或者带离被引渡人,该方应当通知另一方。双方应当相互商定新的移交或者带离日期和地点,并且适用本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十三条 移交财物
一、如果请求方提出请求,被请求方应当在本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扣押在其境内发现的犯罪所得、犯罪工具以及可作为证据的其他财物,并且在准予引渡的情况下,将该财物移交给请求方。
二、如果准予引渡,即使因被请求引渡人死亡、失踪或者脱逃而不能执行引渡,本条第一款提到的财物仍可以移交。
三、被请求方为进行未决的其他追诉或者审判,可以推迟移交上述财物,直至诉讼终结,或者在请求方归还的条件下,临时移交该财物。
四、移交此种财物不得损害被请求方或者任何第三者对该财物的合法权利。如果存在此种权利,请求方应当根据被请求方的请求,在诉讼终结之后,尽快将被移交的财物无偿返还被请求方。
第十四条 推迟移交和临时移交
一、如果被请求引渡人正在被请求方因非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提起刑事诉讼或者服刑,被请求方可以在作出准予引渡的决定后,推迟移交该人直至诉讼终结或者服刑完毕。被请求方应当将推迟移交告知请求方。
二、在已认定某人可以被引渡的情况下,被请求方可以在本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双方商定的条件,将该人临时移交给请求方,以便进行追诉。请求方应当在有关诉讼终结后,立即将该人交还被请求方。在临时移交后又交还被请求方的人员,应当根据本条约的规定,被最终移交以便服刑。
第十五条 特定规则
一、根据本条约被引渡的人员,在请求方仅应因以下犯罪受到羁押、审判或者处罚:
(一)准予引渡所针对的犯罪,或者基于同一事实而准予引渡但使用了不同罪名的犯罪,只要该项犯罪为可引渡的犯罪,或者是包括在可引渡的犯罪中的较轻犯罪;
(二)该人在引渡后实施的犯罪;
(三)被请求方同意对该人予以羁押、审判或者处罚所针对的犯罪;
为本项的目的,
1、被请求方可以要求提供第七条所要求的文件;
2、如果被引渡人就该犯罪作出任何陈述,应当将陈述的法律记录提供给被请求方。
二、除非被请求方同意,根据本条约被引渡的人员不得因移交前实施的犯罪被引渡给第三国。
三、在下列任何情况下,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不应妨碍对被引渡人予以羁押、审判或者处罚,或者将该人引渡给第三国:
(一)该人在被引渡后,离开请求方领土又自愿返回;
(二)该人在可以自由离开请求方领土之日起四十五天内没有离开。但是,该人由于无法控制的原因未能离开请求方领土的时间不应计算在此期限内。
第十六条 通报结果
请求方应当及时向被请求方通报有关对被引渡人进行刑事诉讼、执行刑罚或者将该人再引渡给第三国的情况。
第十七条 过境
一、任何一方经过另一方领土运送由第三国移交的人员时,如果通过外交途径提出书面请求,过境方在本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予许可。
二、如果使用航空运输并且没有在过境方领土降落的计划,则无需获得过境许可。如果在过境方领土内发生计划外的降落,该方可以要求另一方提出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过境请求。
第十八条 费用
一、被请求方应当承担在其领土内由引渡请求所引发的任何程序的费用。
二、被请求方应当承担在其领土内产生的、与扣押和移交财物或者逮捕和羁押被请求引渡人有关的费用。
三、请求方应当承担将被准予引渡的人员从被请求方领土带离所产生的费用以及过境费用。
第十九条 与其他条约的关系
本条约不应影响双方根据任何其他条约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第二十条 协商
一、如果任何一方提出请求,双方应当尽快通过外交途径,就本条约的解释、适用或者执行事项进行协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管机关和大韩民国法务部可以就办理个案的有关事项,相互直接协商。
第二十一条 生效和终止
一、本条约需经批准。批准书在北京互换。本条约自互换批准书之日后第三十天生效。
二、任何一方可以随时通过外交途径,以书面形式通知终止本条约。终止自该通知发出之日后第一百八十天生效。本条约的终止不影响此前已经开始的引渡程序。
三、本条约适用于其生效后提出的任何请求,即使有关犯罪发生于本条约生效前。
下列签字人经各自政府正式授权,签署本条约,以昭信守。
本条约于二○○○年十月十八日订于汉城,一式两份,每份均以中文、韩文和英文写成,三种文本同等作准。如遇解释上的分歧,以英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 大韩民国代表
唐 家 璇(签 字) 李 廷 彬(签 字)